专题九 有权不可任性 加力简政放权
【时事背景】
转变职能、简政放权,被李克强总理称为“本届政府开门第一件大事”。2013、2014两年国务院已经取消和下放行政审批716项,这意味着本届政府“在任期内削减1700多项审批权三分之一”的承诺已经提前兑现。两年间,国务院已经针对不同主体形成了相对明确的“负面清单”、“权力清单”、“责任清单”。
2015年3月5日,李克强总理在作政府工作报告,进一步部署简政放权时严肃又不失活泼地强调:大道至简,有权不可任性。
政府是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是国家公共行政权力的象征、承载体和实际行为体,是“有权”者。不任性,就是要依法用权,做到法无授权不可为、法定职责必须为。就是依法行政,摒弃“为官不为”、“廉而不勤”,告别上班混日子、“磨洋工”。 就是明确身份、恪守本分,不因位高而傲骄,不因权大而忘形。
2015年4月21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成立国务院推进职能转变协调小组的通知》,再次为推进简政放权“加码”。
【热点解析】
1.《经济生活》角度
(1)我国政府推进简政放权对于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性。
思路:①宏观方面:推进简政放权,改革行政审批制度,充分发挥市场资源配置中的决定作用,更加尊重市场规律,激发市场活力;有利于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科学的宏观调控,更好发挥政府的作用。
②微观方面:推进简政放权可以切实减轻企业负担,促进企业的转型升级,优化产业结构,推动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同时,推进简政放权也可以降低创业成本,激发社会投资活力,调动社会资本力量,促进小微企业特别是创新型企业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