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高考备考艺体生文化课精选好题突围系列(历史)
专题01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专题考点:
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
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
一、选择题(共20题)
1.《左传·隐公八年》记载,郑公子忽迎陈女,“先配而后祖”。前来送女的陈鍼子说:“是不为夫妇。诬其祖矣,非礼也,何以能育?”,配就是同房,祖是祭祀祖先。这说明当时( )
A. 分封制的思想渗入了聘娶婚礼仪式
B. 春秋聘娶婚礼 贯彻了男权主义精神
C. 聘娶婚礼仪式体现了认祖归宗意识
D. 婚姻的政治外交功能被过度发挥了
2.《诗经》云:“兄弟昏(婚)姻,无胥远矣。尔(指幽王)之远矣,民胥然矣。尔之教矣,民胥效矣。此令兄弟,绰绰有裕。不令兄弟,交相为瘉(瘉:病,此指残害)。”从该诗中可以得出( )
A.周天子和诸侯都重视宗法制
B.宗法制和君主专制是相辅相成的
C.团结宗族可以巩固政治统治
D.血缘宗亲是西周官僚政治的基础
3.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中国人的姓总是位于个人的名字之前,而不像西方那样,位于个人的名字之后。”中国人强调姓所反映的实质是( )
A、男尊女卑思想严重 B、家族宗法观念浓厚
C、个人观念淡漠 D、专制王权强大
4.“东周 时期,王朝软弱无力,封建主相互混战不绝。”这种现象之所以出现,主要是因为( )
A、封建主的彼此猜疑 B、分封制的固有弊端
C、周天子的穷兵黩武 D、东周时期的文化凋落
5.春秋时期,齐桓公召集诸侯会盟,并订立盟约:“诛不孝,无易树子,无以妾为妻。”(“树子”指代诸侯立为世子的嫡子——引者注)这说明齐桓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