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二 第2课
1.《西厢记》中说:“这的堪为字史,当为款识,有柳骨颜筋,张旭张颠,羲之献之。”对文中的“柳骨颜筋”及其代表字体解释错误的是( )
A.“柳”指柳公权,“颜”指颜真卿
B.是书法中楷书的著名字体
C.这种字体笔画详备,结构形体严整
D.是宋元时期书法的杰出代表
【答案】 D
【解析】 本题为逆向选择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柳公权和颜真卿是唐代的书法家,而非宋代,故选D项。
2.下列反映十二世纪中国城市生活面貌的绘画作品是( )
A.《清明上河图》 B.《颧鱼石斧图》
C.《墨梅图》 D.《步辇图》
【答案】 A
【解析】 宋代的《清明上河图》描绘的是北宋都城东京的繁华景象,属风俗画,符合题意,故选A项。
3.郑板桥赞美黄慎的绘画说:“爱看古庙破苔痕,惯写荒崖乱树根。画到精神飘没处,更无真相有真魂。”这一评价反映黄慎的绘画属于( )
A.山水画 B.写意画
C.宗教画 D.风俗画
【答案】 B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解读材料获取信息的能力。解题时注意后两句“画到精神飘没处,更无真相有真魂”的含义,与写意画相符合。
4.下列关于宫廷舞的表述,错误的是( )
A.产生于夏商时代
B.隋唐时期发展到鼎盛阶段
C.宋元时期取得了卓越成就
D.明清时期,宫廷燕乐舞蹈达到顶峰
【答案】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