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一测试题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 共5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50分)
1.(2014·扬州中学)当代某学者谈及自己为人处世的宗旨时说:对己学道家,意思是清静寡欲;做事学法家,意思是按原则办事;待人学儒家,即( )
A.爱无差等 B.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C.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D.存天理,灭人欲
【答案】 B
【解析】 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可知,A项爱无差等是墨子观点;D项存天理,灭人欲是理学家的主张;C项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所体现出的是“礼”的主张,是孔子思想的消极方面,故不能选。孔子在对待他人的问题上主张仁爱,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所以此题正确选项是B项。
2.(2014·济宁二中)法国启蒙运动领袖伏尔泰说:“孔子常说仁义,若是人们实行此种道德,世上也就不会有什么斗争了。”这主要是因为孔子主张( )
A.维护周“礼”,稳定社会秩序
B.以爱人之心调解与和谐社会人际关系
C.以德治民,缓和社会矛盾
D.主张改良政治制度,推动社会发展
【答案】 B
【解析】 根据题干核心信息“仁义”“不会有什么斗争了”等可知是指孔子所提出的“仁”的学说,主张以爱人之心调解与和谐社会人际关系,而不单指统治者。故选B。
3.孟子曰:“老而无妻曰鳏,老而无夫曰寡,老而无子曰独,幼而无父曰孤。此四者,天下之穷民而无告者。文王发政施仁,必先斯四者。”材料所体现的政治思想是( )
A.礼治 B.仁爱
C.仁政 D.兼爱
【答案】 C
【解析】 材料意思是统治者应对鳏、寡、独、孤四种人实行仁政,这符合孟子以民为本的仁政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