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忘记密码  账号激活
您的位置:教学资源网 >> 试题 >> 历史试题
高中历史编辑
2014-2015学年高二历史人民版选修1课时作业:专题九 单元学习小结 Word版含解析
下载扣金币方式下载扣金币方式
需消耗0金币 立即下载
0个贡献点 立即下载
0个黄金点 立即下载
VIP下载通道>>>
提示:本自然月内重复下载不再扣除金币
  • 资源类别试题
    资源子类章节测试
  • 教材版本人民版(现行教材)
    所属学科高中历史
  • 适用年级高二年级
    适用地区全国通用
  • 文件大小209 K
    上传用户bingxue
  • 更新时间2015/4/22 10:33:03
    下载统计今日0 总计6
  • 评论(0)发表评论  报错(0)我要报错  收藏
0
0
资源简介

专题学习小结

1戊戌变法的历史根源

(1)从国际上看,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开展和资本主义民主政治的完善,发展资本主义,改革旧制度已是大势所趋。

(2)从中国国内环境来看

中日甲午战争后,帝国主义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国出现了严重的民族危机。挽救民族危亡成为时代的要求,这是戊戌变法的社会基础。

19世纪末,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获得了初步发展,为戊戌变法奠定了经济基础。

随着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中国民族资产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政治舞台,为戊戌变法提供了阶级基础。

19世纪末,以康有为、梁启超、严复等为代表的资产阶级维新派已经认识到封建制度的腐朽落后和资本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发出了变法维新的呼声,宣传维新变法的思想。资产阶级维新思想的发展,为戊戌变法奠定了思想基础。

2戊戌变法呈现出怎样的历史特点?

(1)目的:变法图强,救亡图存,发展资本主义。

(2)内容:涉及的领域比较广泛,从经济基础到上层建筑(政治、军事、文化),但未从根本上改变政治制度(即变封建君主专制为君主立宪制)

(3)范围:局限于社会上层,没有深入民众,没有形成变革的合力。

(4)推动:由没有实权的皇帝来推行,显示出维新力量的薄弱。

(5)过程:过于急躁,分不清轻重缓急,措施失当,以致过快夭折。

相关资源高级搜索
  • 暂时没有相关评论

请先登录网站关闭

  忘记密码  新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