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忘记密码  账号激活
您的位置:教学资源网 >> 学案 >> 历史学案
高中历史编辑
【导学案】2015版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2)教师用书 7单元 第21课时 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 基础达标检测
下载扣金币方式下载扣金币方式
需消耗0金币 立即下载
0个贡献点 立即下载
0个黄金点 立即下载
VIP下载通道>>>
提示:本自然月内重复下载不再扣除金币
  • 资源类别学案
    资源子类同步学案
  • 教材版本新人教版(现行教材)
    所属学科高中历史
  • 适用年级高一年级
    适用地区全国通用
  • 文件大小186 K
    上传用户xj197912
  • 更新时间2015/4/9 23:08:59
    下载统计今日0 总计11
  • 评论(0)发表评论  报错(0)我要报错  收藏
0
0
资源简介

1.“顶上阴谋家的帽子刚脱,头上便戴上了改革家的桂冠;策略家的徽章未送进门庭,蛮干家的门牌就已挂出。”这是对苏联一位政治家的评价,这位政治家的“蛮干”主要表现在(  )。
A.实行余粮收集制     B.开展种植玉米运动
C.实现农业全盘集体化 D.废弃部门管理体制
【解析】 解题的关键是理解“蛮干”的意思,即不顾客观规律去硬干。赫鲁晓夫不顾具体气候、土壤条件,盲目采取措施大规模种植玉米,正体现了“蛮干家”的做法。
【答案】 B
2.有人说“赫鲁晓夫是斯大林的掘墓人,也是斯大林的守墓人”。这里“斯大林的守墓人”的主要含义是(  )。
A.未改变农业水平落后的局面
B.未突破旧有的经济发展模式
C.一味强调优先发展重工业
D.未改变苏联原有的社会制度
【解析】 赫鲁晓夫的改革是在当时教条主义盛行、思想僵化的

  • 暂时没有相关评论

请先登录网站关闭

  忘记密码  新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