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学案】2015版高中历史(
一、选择题
1.一项考古统计表明,我国新石器时代稻谷遗存120余处,其中长江流域90余处,黄河流域12处,另有闽、浙、台数处。炭化粟粒、粟壳遗存40余处,分布于山东、河北、浙江、新疆等省区。据此可以推断( )。
①我国已由采集进入种植的时代 ②我国古代的原始农业南北方各具特色 ③南北之间粮食品种已有了交流 ④我国稻谷种植面积超过粟的种植面积
A.①③ B.①②③ C.②④ D.①②④
【解析】 题干中没有反映出我国稻谷种植面积超过粟的种植面积的历史信息,排除④。
【答案】 B
2.《汉书》上记载西汉时农民每年亩产约一石半,而《昌言》上说东汉时的农田平均“亩收三斛”,亩产量有了较大的增长。你认为造成当时粮食产量增长的主要原因是( )。
A.人民更加勤劳
B.耕牛、犁具等劳动工具的进步和推广
C.农作物品种的改良
D.更加合理地利用了土地资源
【解析】 从材料可以看出农田的产量在提高,产量提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而最重要的是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工具是生产力最主要的表现。
【答案】 B
3.《庄子•让王》载:“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逍遥于天地之间而心意自得。”这句话( )。
人教版,必修2)教师用书 1单元 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