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4•舟山中学模拟题)与宗法制用于贵族社会相对应,普通民众仅有名而无姓氏。春秋以前,史料中提到“百姓”,通常是指 ( )
A.贵族 B.平民
C.官僚 D.诸侯
答案 A
解析 根据题意宗法制中“天子——诸侯——卿大夫——士”这些贵族可以有姓,普通民众不能拥有姓氏,所以当时“百姓”应该是指贵族。故选A项。
2.(2014•天津一中模拟题)中国古代某时期制定的选官标准,史称“四科取士”:“一曰德行高妙,志节清白;二曰学通行修,经中博士;三曰明达法令,足以决疑,能按章覆问,文中御史;四曰刚毅多略,遭事不惑,明足以决,才任三辅令,皆有孝弟廉公之行。”该时期是 ( )
A.西汉时期 B.魏晋时期
C.隋唐时期 D.明清时期
答案 A
解析 材料中文字说明中国古代某一时期的选官标准是以德才为主,尤其是以“孝弟廉公”即“孝廉”为主要依据,结合所学内容不难得出这符合察举制的选官特征,所以选A项,B项盛行九品中正制,以家世门第作为主要选官标准,C、D两项盛行科举取士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