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1·海南单科·T20)“我们应该利用资本主义(特别是要把它纳入国家资本主义的轨道)作为小生产和社会主义之间的中间环节,作为提高生产力的手段、途径、方法和方式。”列宁得出上述认识的时间应在( )
A.二月革命时期 B.十月革命时期
C.战时共产主义时期 D.新经济政策时期
【思路点拨】解答本题应从题干中提取信息,结合苏俄(联)经济政策的特征分析。
【 精讲精析】选D。抓住题干中“利用资本主义”这一重 要信息,结合所学判断,这符合新经济政策的特点。
2.(2011·安徽文综·T20)图7改编自保罗·肯尼迪《大国的兴衰》。据此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德国开始步入欧洲强国之列
B.经济危机使英国丧失了世界霸主的地位
C.苏联成功度过经济危机实现了工业化
D.美国在世界经济中仍占据着关键地位
【思路点拨】本题解题关键是掌握20世纪30年代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及苏联的经济发展状况。要对图表整体趋势进行分析,并且考虑到经济危机因素以及 苏联 “五年计划”的 成果。
【精讲精析】选D。A项当时是苏联步入欧洲强国之列,特别是第二个五年计划的完成,工业产值居于世界第二位、欧洲第一位;B 项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英国就丧失了世 界霸主的地位,而不是20世纪30年代;C项当时经济危机主要发生在资本主义世界,苏联没有发生经济危机;D项从制造业的比重来看,美国占的比重最大,可以判断在世界经济中仍占据着关键地位。故判断D项正确。
3.(2011·江苏单科·T16) 在苏 联,1928年1公担稞麦可分别交换35米印花布、75公斤砂糖,到1952年只能分别交换1.5米印花布、0.9公斤砂糖;1953年,谷物的义务交售价格仅为 成本的10%,牛肉价格为成本的5%,猪肉价格为成本的6%。这段材料反映出这一时期 的苏联( )
A.农副产品质量差、价格低 B.农产品过剩造成价格下滑
C.市场经济体制尚不够完善 D.工业化牺牲了农民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