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1·江苏单科·T10)日内瓦会议后,毛泽东就外交问题指出:“关门关不住,不能关,而且必须走出去。”这里,“必须走出去”的战略意义在 于( )
A.缓和中苏关系恶化的局面 B.行使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权力
C.重建中美间战略伙伴关系 D.发挥在国际关系中应有的作用
【思路点拨】解答本题应结合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外交发展状况的史实分析备选项。
【精讲精析】选D。A明显与题干无关,排除。1954年日内瓦会议召开,而我国于1971年重返联合国,1972年中美关系逐步改善,故B、C不符合题意。“必须走出去”反映了我国主动走向世界的外交,旨在让我国在国际关系中发挥应有的作用。故答案为D。
2.(2011·海南单科·T25)《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评论说:在1955年的一次国际会议上,“周恩来利用了他个人的巨大魅力和外交机敏逐渐减弱了那些怀疑中国或怀疑共产主义的领导人的敌对情绪”。在这次会议上,周恩来提出的外交方针是( )
A.“求同存异” 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另起炉灶” D.“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思路点拨】解答本题应从题干中的时间入手,再现新中国的外交成就。
【精讲精析】选A。注意抓住关键信息“1955年”“……减弱了那些怀疑中国……敌对情绪”,联系所学知识,可知是万隆国际会议,周恩来在会上提出了“求同存异”的方针,赢得了各国的广泛认同,促进大会的圆满结束,所以选A。其他三项均不是提出于1955年,可排除。
3.(2011·上海单科·27)“从解除殖民主 义痛苦和灾难中找共同基础,我们就很容易互相了解和善重、互相同情和支持,而不是互相疑虑和恐惧、互相排斥和对立。”周恩来说这段话是在( )
A.与尼克松会面时 B.与田中角荣会面时
C.出席万隆会议时 D.出席联合国大会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