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在漫长的中国封建社会,不断有幼童、白痴、昏庸之徒登上皇位,“在君主所拥有的制度化权力与实际的政治能力之间发生了严重的冲突或不对称问题”。究其渊源,这一现象的出现源自( )
A.分封制 B.宗法制
C.郡县制 D.中央集权制
2.“吏多苛政,政教烦碎,大率咎在部刺史,或不循守条职,举措各以其意,多与郡县事,至开私门,听谗佞,以求吏民过失。”这一材料反映了西汉中期以后( )
A.刺史负责监察地方官员
B.开始确定官员监察制度
C.刺史没有依照条例办事
D.刺史较好地发挥了监察作用
3.古代中国农耕文明长期居于世界先进水平,生产工具的演变对中国古代农耕文明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观察下列生产工具的演变历程,你认为可以适于研究的主题是( )
A.播种方式的变革
B.土地私有制的确立
C.农业耕作方式的变革
D.铁犁牛耕发展的全过程
4.某高校老师撰写了一篇《论明清小说对宋明理学的超越》的历史论文。下列材料不能用作该论文论据的是( )
①《红楼梦》:“我见了女儿便清爽,见了男子便觉浊臭逼人。” ②《西游记》:“皇帝轮流做……只教他搬出去,将天宫让与我,便罢了。” ③《三国演义》:“臣安敢不竭股肱之力,尽忠贞之节,继之以死乎!”
A.① B.②③
C.③ D.①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