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4安徽芜湖模拟)1377年,明太祖设通政使司作为皇帝的“喉舌之司”,主管章奏出纳和封驳,后又下令凡奏不得先禀告中书省。明太祖的这些举措意在( )
A.弥补废除丞相出现的权力空白
B.进一步完善中央政权机构
C.提高中央政权机构的行政效率
D.大力加强君主的专制权力
2.(2014北京西城示范校期中考试)《明史》记载,太祖“革中书省,归其政于六部”,“又仿宋制置殿阁大学士”,“成祖简翰林官直文渊阁,参预机务”,至仁宗而后,诸大学士“品位尊崇,地居近密,而纶言批答,裁决机宜,悉由票拟”。这表明,内阁( )
A.在太祖时期正式建立
B.在成祖时期开始参与国是
C.成为朝廷的法定中央机构
D.六部百司为大学士属官
3.(2014河南焦作期中考试)“当明朝经过创造的阶段而固定下来时,朝廷的主动部分实为百官臣僚之集团而不是君主……虽说在理论上讲,这种权力(皇权)并无限制,最后的办法仍是以人本主义调和这天授皇权,或者说是强迫的执行开明专制。”作者认为明朝( )
A.官僚体系为决策的中心
B.皇权为决策的中心
C.君主专制空前强化
D.以人文主义为思想基础
4.“(本朝)惟军机处恭拟上谕为至要。……诰诫臣工,指授方略,查核政事,责问刑罚之不当者,谓之寄信。寄信密封交兵部用马递,或三百里,或四五六百,或至八百里以行。其内外臣工所奏事经军机大臣定议,取旨密封,递送亦如之。”这主要说明清代军机处( )
A.由满汉高级官员组成
B.是制约君权的重要机构
C.提高了政府行政效率
D.有权裁决国家军政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