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一综合测试
本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2014·西工大附中)《封建论》记载:“周有天下,裂土田而瓜分之,设五等,邦群后,布履星罗,四周于天下,轮运而辐集;合为朝觐会同,离为守臣扞(捍)城。”周初的这一做法( )
A.有利于稳定政治秩序
B.容易形成割据混战
C.有利于巩固等级秩序
D.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答案] A
[解析] 西周初年为了巩固对广大区域的统治,实行分封制,分封宗室、功臣、先代贵族后代到各地做诸侯,以拱卫王室。故应选A。
2.(2014·嘉峪关押题卷)“春秋时代灭国在六十以上,但其中大部分是以夷灭夏,和以夏灭夷。诸侯国之间相灭的只占少数,姬姓国相灭的例子更是少数。而在列国内部,大夫固然有时逐君弑君,却还要找一个比较合法的继承者来做傀儡。”材料中的这种现象最能反映( )
A.春秋时期夷、夏之间矛盾尖锐、战争频繁
B.宗法制仍是春秋时期维系政治秩序的基础
C.春秋时期分封制已经开始逐步地走向崩溃
D.三纲五常的伦理观念在春秋时期已经确立
[答案] B
[解析] 解答此题首先要注意理解材料的中心含义。材料“大夫固然有时逐君弑君,却还要找一个比较合法的继承者来做傀儡”表明宗法制在这一时期仍是稳定政治秩序的纽带。分析选项,A项不符合史实;B项符合题意;C项与题意无关;D项表述错误,到西汉时,才形成三纲五常的伦理观念。故应选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