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忘记密码  账号激活
您的位置:教学资源网 >> 试题 >> 历史试题
高中历史编辑
【走向高考】2015年高考历史(新课标版)二轮复习课时作业 学科素能综合测试
下载扣金币方式下载扣金币方式
需消耗0金币 立即下载
0个贡献点 立即下载
0个黄金点 立即下载
VIP下载通道>>>
提示:本自然月内重复下载不再扣除金币
  • 资源类别试题
    资源子类二轮复习
  • 教材版本新人教版(现行教材)
    所属学科高中历史
  • 适用年级高二年级
    适用地区全国通用
  • 文件大小3034 K
    上传用户bingxue
  • 更新时间2015/3/26 16:13:09
    下载统计今日0 总计11
  • 评论(0)发表评论  报错(0)我要报错  收藏
0
0
资源简介
学科素能综合测试
 
本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 共5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2014·上海·13)据《史记·太公自序》记载,司马迁为了完成父亲的遗业,大量阅读朝廷金匮石室之书,还到各处实地探访,搜集遗闻,最终写成了不朽名著《史记》。由此可见司马迁(  )
A.侧重口述史料收集                          B.具有史料考证意识
C.注重史学文学价值                            D.秉承朝廷旨意著史
[答案] B
[解析] 材料“到各处实地探访”说明A项错误,B项符合题意;司马迁因秉笔直书而遭“宫刑”,故D项错误,应排除;C项材料没有体现。故应选B。
2.(2014·安徽·22)2011年,德国和法国共同编撰的“讲述欧洲历史的教科书”历时五年终于完成,创造了编撰共同历史教科书的德法模式,即“双方一直磨合到彼此就大部分争议问题达成共识,再开始共同编撰教科书”。编者认为这套书的最终目的是鼓励学生以批评的眼光看待历史,不会只给一种答案。据此判断,编撰此书体现了(  )
A.价值判断高于史实判断
B.对于民族国家身份的认同
C.历史共识需要批评思维
D.批评思维比历史真实重要
[答案] C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基本历史素养及准确解读史料的能力,材料中“大部分争议问题达成共识,再开始共同编撰教科书”“最终目的是鼓励学生以批评的眼光看待历史”强调了历史共识需要批评思维,C项符合题意,A、B两项的表述与题意无关,D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
  • 暂时没有相关评论

请先登录网站关闭

  忘记密码  新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