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忘记密码  账号激活
您的位置:教学资源网 >> 试题 >> 历史试题
高中历史编辑
【走向高考】2015年高考历史(新课标版)二轮复习课时作业 选修 专题4
下载扣金币方式下载扣金币方式
需消耗0金币 立即下载
0个贡献点 立即下载
0个黄金点 立即下载
VIP下载通道>>>
提示:本自然月内重复下载不再扣除金币
  • 资源类别试题
    资源子类二轮复习
  • 教材版本新人教版(现行教材)
    所属学科高中历史
  • 适用年级高二年级
    适用地区全国通用
  • 文件大小130 K
    上传用户bingxue
  • 更新时间2015/3/26 16:12:55
    下载统计今日0 总计11
  • 评论(0)发表评论  报错(0)我要报错  收藏
0
0
资源简介

1(2014·陕西西工大附中)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公曰:善哉!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虽有粟,吾得而食诸?

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孔子《论语》

材料二 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是地维之所赖以立,天柱之所赖以尊……君虽不仁,臣不可以不忠;父虽不慈,子不可以不孝;夫虽不贤,妻不可以不顺。

——《曾文正公全集》家训卷下

材料三 城邦以正义为原则。由正义衍生的礼法,可凭以判断(人间的)是非曲直,正义恰正是树立社会秩序的基础。要使事物合于正义(公平),须有毫无偏私的权衡;法律恰恰正是这样一个中道的权衡。法治应该包含两重含义:已成立的法律获得普遍的服从,而大家所服从的法律又应该本身是制订良好的法律。

——亚里士多德《政治学》

(1)依据材料一,指出孔子为建立社会秩序的主张。这一主张到后来对社会发展产生了什么影响?

(2)依据材料三,说明亚里士多德认为该如何建立有序的社会。综合上述材料与问题,你认为应该如何建立良好的社会秩序?

[答案] (1)主张:按照君臣名分之礼、以德治国。影响:后来形成的三纲五常成为维护专制封建统治的工具,束缚了社会的发展与进步。

(2)通过实现正义、法治、中道来建立社会秩序。

通过法治实现正义是建立良好的社会秩序的基础;加强道德对人的行为的约束作用。

2(2014·新课标·4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北宋时,皇帝鼓励官员议政。苏轼称:自建隆(北宋第一个年号)以来,未尝罪一言(谏诤)者。士大夫也以天下安危治乱为己任,积极议政,上书言事蔚为风气。包拯任监察御史时,曾弹劾包括宰相在内的多名朝中大员;后任开封府尹,善于断案,执法刚正不阿,对贪官嫉恶如仇。虽贵,衣服、器用、饮食如布衣(平民)

——摘编自漆侠主编《辽宋西夏金代通史》等

材料二 与包公有关的笔记、话本在宋代即开始流传。元代出现了《陈州粜米》等多种包公题材的杂剧。清代小说《三侠五义》、戏剧《铡美案》等深入人心。包拯遂成为一个家喻户晓的传奇人物,后世人称包青天

——摘编自徐忠民《包公叙事》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包拯勇于弹劾官员的原因。

  • 暂时没有相关评论

请先登录网站关闭

  忘记密码  新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