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中国早期文明研究札记》中曹兵武指出“分封制度对相对于四夷的中国传统的形成与扩大、对中国文化自先秦以日益壮大与普遍认同的获得,起了不可低估的作用。”这里主要强调
A.分封制扩大西周文化的作用 B.分封制巩固西周统治的作用
C.分封制阻碍了中华民族融合 D.分封制推动中原文明的传播
25.孔子作《春秋》,不欲载空之言,主张见诸行事,通过具体史实呈现微言大义,有褒有贬,使乱臣贼子知所戒懼。司马迁继承春秋学传统,作《史记》,是为中国史学的起。从《春秋》、《史记》以,中国史学的主要功能是
A.考据、求真 B.求真、鉴戒 C.鉴戒、陶冶 D.陶冶、考据
26.下列各项史料中,能够反映南宋都城临安面貌的是
A.(崇仁坊北街)一街辐辏,遂倾两市,昼夜喧呼,灯火不绝。
B.有大市,自余(其余)小市十余所。大市备置官司,税敛既重,时甚苦之。
C.郭(廓)城绕宫城南,悉筑为坊,坊开巷。坊大者容四五百家,小者六七十家。
D.酒楼歌馆,直至四鼓方静,而五鼓朝马将动,其有趁早市者,复起开张,无论四时皆然。
27.利玛窦在《中国札记》中说,虽然我们已经说过中国的政府形式是君主制,但……它在一定程度上是贵族政体……如果没有与大臣磋商或考虑他们的意见,皇帝本人对国家大事就不能作出最后的决定……所有这类文件都必须先由大臣审阅然后呈交给皇帝。利玛窦认为中国明朝时
A.君主制不是中国政府的主要形式 B.君主与内阁大臣拥有同等的决策权
C.内阁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君权 D.内阁掌握着明朝的行政大权
28.“1895年中国有三个人各自作出自己一生最重要的选择:康有为选择了变法,孙中山选择了革命,张謇选择了实业,而其终极目标都是救国,可以称之为殊途同归”。以下对这段材料解读不正确的是
A.甲午战争是中国近代历史的关节点 B.折射出全体国人要求变革的社会思潮
C.救国是当时多个新兴力量的共识 D.反映了中国追求近代化途径的多样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