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忘记密码  账号激活
您的位置:教学资源网 >> 试题 >> 历史试题
高中历史编辑
【南方凤凰台】2015届高考历史总复习二轮提优导学(江苏专用)主观题综合训练 44_【主观题训练2】
下载扣金币方式下载扣金币方式
需消耗0金币 立即下载
0个贡献点 立即下载
0个黄金点 立即下载
VIP下载通道>>>
提示:本自然月内重复下载不再扣除金币
  • 资源类别试题
    资源子类二轮复习
  • 教材版本不限
    所属学科高中历史
  • 适用年级高三年级
    适用地区全国通用
  • 文件大小94 K
    上传用户bingxue
  • 更新时间2015/3/25 8:15:12
    下载统计今日0 总计11
  • 评论(0)发表评论  报错(0)我要报错  收藏
0
0
资源简介
主观题聚焦训练二:必修2
1. (2014·南外等三校联考)(14分)阅读下列材料,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中国传统社会中,崇尚节俭和力戒奢侈是一以贯之的信条,也是社会各阶层共同推崇的道德风尚和消费观念。……到近代,开始有社会舆论公开反对一味提倡节俭,并且主张鼓励消费,这较诸过去无疑是一种重要的变化。此时的社会舆论已开始从富民与富国的高度,对奢侈消费的作用与影响给予了与以往完全不同的新评价,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们消费观念的改变。
——朱英《中国近代史十五讲》
材料二 总体上,中古时代的欧洲,人们的消费意识很淡。近代早期(1500~1750),欧洲进入一个消费意识日渐增强、消费模式发生重大变化的新时代。薄伽丘指出:“炫耀、打扮以及实现个人的每一个欲望,似乎成了最正确的人生目标”。……在这250年间,铺张浪费已经发展到登峰造极的地步。因为如此,近代早期的奢侈享乐之风遭遇新教伦理的抨击。
——马世力《欧洲近代经济文化史论》
(1) 在中国传统社会中,崇尚节俭为什么会成为“社会各阶层共同推崇的道德风尚和消费观念”?(4分)
(2) 材料二中提及的这股“奢侈享乐之风”又为什么会“遭遇新教伦理的抨击”?(2分)
(3) 某一社会现象的变化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综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多角度论述“近代中国和近代早期欧洲消费观念的变化”。(8分)(要求:论述角度多重,层次分明;注重史论结合,行文流畅;150字左右)
  • 暂时没有相关评论

请先登录网站关闭

  忘记密码  新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