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忘记密码  账号激活
您的位置:教学资源网 >> 试题 >> 历史试题
高中历史编辑
【南方凤凰台】2015届高考历史总复习二轮提优导学(江苏专用)高频考点训练 41_【高频考点训练9】
下载扣金币方式下载扣金币方式
需消耗0金币 立即下载
0个贡献点 立即下载
0个黄金点 立即下载
VIP下载通道>>>
提示:本自然月内重复下载不再扣除金币
  • 资源类别试题
    资源子类二轮复习
  • 教材版本不限
    所属学科高中历史
  • 适用年级高三年级
    适用地区全国通用
  • 文件大小137 K
    上传用户bingxue
  • 更新时间2015/3/24 17:01:44
    下载统计今日0 总计9
  • 评论(0)发表评论  报错(0)我要报错  收藏
0
0
资源简介
高频考点训练9 俄国十月革命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
1. (2013·通扬宿二模)“布尔什维克力图领导并直接参加了两个群众的革命斗争,但尚无足够力量使自发的革命洪流完全置于自己的影响之下。这次革命的结果超出了一般资产阶级革命的范围。”材料反映的革命事件(  )
A. 通过和平方式获得胜利
B. 属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C. 导致苏俄退出了世界大战  
D. 遭到临时政府的武力镇压
2. (2014·苏中四校联考)在谈到俄国十月革命的历史必然性时,别尔加耶夫说:“在俄国,要求法制的自由主义资产阶级的革命是一种空想,它不符合俄罗斯的传统以及在俄国占统治地位的革命思想。在俄国,革命只能是社会主义的。自由主义运动与国家杜马和立宪党联系在一起。但是,它在人民群众中没有基础……俄罗斯人是极端主义者,也恰恰是那种使人觉得像乌托邦的东西在俄罗斯则最现实。”下列各项表述中,最符合别尔加耶夫这种观点的是(  )
A. 自由主义的资产阶级民主制在俄国拥有牢固的社会基础
B. 社会主义是极权主义,是俄罗斯民族文化的精神象征
C. 社会主义革命符合俄罗斯历史和文化的传统
D. 社会主义是乌托邦式的幻想,没有牢固的社会基础
3. (2013·苏州期末)历史学者姚海在《俄国1917 年的“电报革命”》中写道:“俄国1917 年二月革命在首都彼得格勒是以工人和卫戍部队的起义取得胜利的。但在外省和前线,基本上是平静地接受了彼得格勒革命的事实。”学者把外省的二月革命被称为“电报革命”,这一说法反映了地方上二月革命的实际过程。“电报革命”的出现突出反映了(  )
A. 二月革命的影响仅限于彼得格勒
B. 列宁当时希望通过和平方式夺权
C. 俄国社会反对进行暴力革命
D. 沙皇专制统治不得人心
  • 暂时没有相关评论

请先登录网站关闭

  忘记密码  新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