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忘记密码  账号激活
您的位置:教学资源网 >> 试题 >> 历史试题
高中历史编辑
【南方凤凰台】2015届高考历史总复习二轮提优导学(江苏专用)第十一讲 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 15_【要点精讲】
下载扣金币方式下载扣金币方式
需消耗0金币 立即下载
0个贡献点 立即下载
0个黄金点 立即下载
VIP下载通道>>>
提示:本自然月内重复下载不再扣除金币
  • 资源类别试题
    资源子类二轮复习
  • 教材版本不限
    所属学科高中历史
  • 适用年级高三年级
    适用地区全国通用
  • 文件大小135 K
    上传用户bingxue
  • 更新时间2015/3/24 16:45:15
    下载统计今日0 总计12
  • 评论(0)发表评论  报错(0)我要报错  收藏
0
0
资源简介
要点精讲
近代中国思想解放潮流中的派别与主张
【要点梳理】
1. 不同的政治派别及其主张
(1) 地主阶级
抵抗派(林则徐、魏源等):“师夷长技以制夷”。
洋务派(曾国藩、李鸿章、张之洞等):“师夷长技以自强”、“中体西用”。
(2) 资产阶级
维新派(康有为、梁启超等):君主立宪等。
革命派:民主共和等。
激进派(陈独秀、李大钊等):民主与科学等。
2. 发展的阶段性及形成原因
(1) 阶段性
①器物阶段:林则徐、魏源提出学习西方,但他们对西方的认识肤浅而片面;洋务派对西方的认识有所进步并开展了洋务运动。阶级属性决定他们的努力不可能上升到制度变革的层面。
②制度阶段:维新派主张发展工商业,实行君主立宪,就是要建立资本主义经济、政治体制;革命派主张民主共和,就体制而言和维新派不同的只是模式。

③文化阶段:新文化运动是对辛亥革命在思想文化上的“补课”,可看做是辛亥革命的延伸与深化,同时它又萌生了新的开端。

  • 暂时没有相关评论

请先登录网站关闭

  忘记密码  新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