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讲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经济格局的演变
课堂评价
1. D 【解析】本题考查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二战后,美苏由盟友变为了对手,故A项错误;“冷战”开始的时间是1947年,故B项错误;美国建立北约是在1949年,故C项错误;二战后,由于国家利益和意识形态的原因,苏英两国结盟基础消失了,故D项正确。
2. A 【解析】本题考查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杜鲁门主义”标志美国“冷战”政策出台,柏林墙成为德国分裂和美苏在欧洲“冷战”的象征,北约、华约对峙表明美苏两极格局最终形成,故A项正确;雅尔塔体制是一种国际关系体系而非“冷战”政策,故B项错误;“一边倒”是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方针,坚定地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边,而非“冷战”政策,“冷战”结束后,世界格局日益向多极化方向发展,但是多极化格局至今尚未正式形成,故C项错误;1991年苏联解体宣告“冷战”格局结束,而欧盟是在1993年成立,故D项错误;
3. C 【解析】本题考查德国统一、欧洲一体化与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加强等知识。根据材料信息“会出现一个德国,统一而强大”及欧洲一体化进程的相关知识可知,德国的统一,提高了欧洲的政治经济实力,促进了欧洲一体化进程,对美国在资本主义世界的霸主地位形成冲击和挑战。基于以上分析可知,本题选C项。A项与题意不符,B、D两项说法错误。
4. 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日本的对外政策。依据材料信息可知,随着日本经济实力的增强,其开始积极谋求政治大国和军事大国的地位。A项是对材料的曲解;B项没有看到问题的实质;D项不符合史实。故答案为C。
5. A 【解析】本题考查世界银行。世界银行是要推动某一个地区长久发展的,故A项正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是要帮助一个地区渡过短期债务危机或财政危机的,故B项错误;亚太经合组织是成员国相互磋商协调,而没有具体援助的使命,故C项错误;世贸组织是要解决成员国之间的贸易纠纷,而不是负责援助成员国的,故D项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