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忘记密码  账号激活
您的位置:教学资源网 >> 试题 >> 历史试题
高中历史编辑
【南方凤凰台】2015届高考历史总复习二轮提优导学(江苏专用)第十讲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发展及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14_【检测与评估答案】
下载扣金币方式下载扣金币方式
需消耗0金币 立即下载
0个贡献点 立即下载
0个黄金点 立即下载
VIP下载通道>>>
提示:本自然月内重复下载不再扣除金币
  • 资源类别试题
    资源子类二轮复习
  • 教材版本不限
    所属学科高中历史
  • 适用年级高三年级
    适用地区全国通用
  • 文件大小96 K
    上传用户bingxue
  • 更新时间2015/3/24 16:16:29
    下载统计今日0 总计10
  • 评论(0)发表评论  报错(0)我要报错  收藏
0
0
资源简介
第十讲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发展及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1. D 【解析】本题考查鸦片战争与中英《南京条约》;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由题目中的信息“《南京条约》……规定……通商之广州等五处……进口、出口货税……均宜秉公议定”可知这应为五口通商和关税商定。这两项规定导致中国的自然经济不断解体,为民族工业的产生奠定了基础,故D项正确;关税商定有利于英国商品的输入,不利于中国传统自然经济的发展,故A、B两项错误;民族工业产生于19世纪六七十年代,晚于题目中的时间“《南京条约》(1842年)”,故C项错误。
2. A 【解析】本题考查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和民族工业的兴起。从农业税收比重下降可以判断鸦片战争后小农经济开始解体,故①正确;从工商杂税比重上升说明中国经济近代化加深,故②正确;从表格时间1885年工商杂税上升,可以判断是洋务及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出现并发展,故③正确;“工商杂税收入包括:盐课、关税、厘金、官业收入、杂税等”说明中国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故④正确,A项符合题意。
3. C 【解析】本题考查李鸿章及其洋务思想。解答本题可采取排除法。大生纱厂由张謇创办;近代有线电报先由丹麦电报公司在上海私设,后来福建巡抚在台湾架设了中国第一条有线电报线,故排除②③,答案选C。
4. D 【解析】本题考查近代中国交通工具的进步——铁路的建设。铁路的修筑促进经济的发展,而不是阻碍经济发展,故A项错误;材料中没有体现有利于反抗外国侵略,故B项错误;材料中反映贫民受铁路之害,没有体现出社会经济转型的信息,故C项错误;材料“失车船店脚之利,而受铁路之害者,约4万余人”说明由于铁路修筑使4万人失业,从而说明传统就业格局被改变,故D项正确。
  • 暂时没有相关评论

请先登录网站关闭

  忘记密码  新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