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忘记密码  账号激活
您的位置:教学资源网 >> 试题 >> 历史试题
高中历史编辑
【南方凤凰台】2015届高考历史总复习二轮提优导学(江苏专用)第十讲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发展及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14_【答案】
下载扣金币方式下载扣金币方式
需消耗0金币 立即下载
0个贡献点 立即下载
0个黄金点 立即下载
VIP下载通道>>>
提示:本自然月内重复下载不再扣除金币
  • 资源类别试题
    资源子类二轮复习
  • 教材版本不限
    所属学科高中历史
  • 适用年级高三年级
    适用地区全国通用
  • 文件大小85 K
    上传用户bingxue
  • 更新时间2015/3/24 16:16:02
    下载统计今日0 总计10
  • 评论(0)发表评论  报错(0)我要报错  收藏
0
0
资源简介
第十讲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发展及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课堂评价
1. C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阅读材料获取信息辨别史实的能力。判断的关键点在于材料中“开平矿务局”,其性质为民用工业而非军事工业,可排除A、D两项,最先采用机器生产的是军事工业,可排除B项。从材料的内容来看讲的是在用人和财务管理上的规定。正确答案为C。
2. D 【解析】本题考查甲午中日战争与《马关条约》。清政府调整经济政策是甲午中日战争之后对民族资本主义的政策,不符合题干内容,故A项错误;这一时期外商来华投资增多与第一次工业革命无关,故B项错误;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的时间是在第一次工业革命之后,与题干信息不符,故C项错误;材料显示,1894年,外商企业在华投资增长,这主要得益于《马关条约》中“允许外商在华投资设厂”的规定,故D项正确。
3. D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阅读材料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材料主要讲述的是近代中国面粉业、纺织业集中在几个大城市的史实,并未涉及原材料的供应、发展速度的快慢、资本供应问题,故答案选D。
4. C 【解析】材料反映了1933~1936年间中国的锑、锡产量的不断增加,但几乎都输出到国外;这反映了我国的重工业仍控制在外国资本手中,重工业落后。故选C。A、B、D三项从材料中无法得出。
5. A 【解析】根据题干材料“余既不能杜门自守,不免驰骤于酹酢场中”,可排除选项B、C、D三项。根据材料中的“只可降心从众”,可知他出于无奈被迫剪辫,故选项A正确。
6. B 【解析】本题考查近代中国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①中的“广泛认可”与史实不符,材料信息反映了周某某自己刊登广告,无法说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已被摒弃,故②不正确。③④与材料信息相符,故选B项。
  • 暂时没有相关评论

请先登录网站关闭

  忘记密码  新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