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忘记密码  账号激活
您的位置:教学资源网 >> 试题 >> 历史试题
高中历史编辑
【南方凤凰台】2015届高考历史总复习二轮提优导学(江苏专用)第三讲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和科技文化 5_【要点精讲】
下载扣金币方式下载扣金币方式
需消耗0金币 立即下载
0个贡献点 立即下载
0个黄金点 立即下载
VIP下载通道>>>
提示:本自然月内重复下载不再扣除金币
  • 资源类别试题
    资源子类二轮复习
  • 教材版本不限
    所属学科高中历史
  • 适用年级高三年级
    适用地区全国通用
  • 文件大小215 K
    上传用户bingxue
  • 更新时间2015/3/24 15:56:22
    下载统计今日0 总计10
  • 评论(0)发表评论  报错(0)我要报错  收藏
0
0
资源简介
要点精讲
中国古代儒家思想是如何演变的?
【要点梳理】
时期
阶段
代表
著作
基本主张
影响、地位
春秋
时期
创立
孔子
《六经》
(修订)
思想核心是仁和礼,“仁者爱人”“克己复礼”; 要求统治者“为政以德”“节用而爱人”“取信于民”;“有教无类”“因材施教”
儒家学派开创者,中国古代最伟大思想家
战国
时期
初步
发展
孟子
《孟子》
“性善论”“仁政”“民贵君轻”
成为蔚然大宗但未被统治者采纳
荀子
《荀子》
主张“仁义”和“王道”,提出“君舟民水”的著名论断;提出“性恶论”,强调“礼”“法”
西汉
神化
阶段
董仲舒
《春秋繁露》
“春秋大一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君权神授”;“三纲五常”
儒家思想成为正统思想和主流思想
宋明
时期
理学
二程
(北宋)
确定理学的最高范畴“理”,提出“理”是万物的本原
程朱理学是元明清官方哲学。
朱熹在历史上的地位仅次于孔孟
朱熹
(南宋)
《四书章
句集注》
①理之原在于天理;
②天理(道)的价值内涵是“三纲五常”,强调“存天理,灭人欲”;
③“格物致知”
王阳明
(明朝)
①“心外无物”“心外无理”;
②“致良知”“知行合一”
  • 暂时没有相关评论

请先登录网站关闭

  忘记密码  新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