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讲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自主学习
【考情分析】
近3年江苏省高考考查情况
2012年
|
T14:英国工业革命(选择题)
|
特点:从考查内容看,主要有新航路的开辟、两次工业革命的成就和影响;从考查题型看,既有选择题也有材料解析题;从考查方式看,以新史观为立意,以漫画、数据图表等新材料为引子创设新情境是其特点;从考查能力看,重在考查学生获取材料(特别是图表材料)信息和调用相关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趋势:从考查题型看,2015年,选择题和材料题都可能有所涉及;从考查内容看,①从“世界一体化”特别是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角度考查新航路的开辟、列强殖民扩张、两次工业革命的影响。②以“世界工业化”为切入点,考查近代以来工业发展带来的影响,特别是对人们的生活和社会环境的影响。③将经济的发展与近代以来民主政治和思想文化的发展相结合起来进行考查
|
2013年
|
T14:新航路开辟(选择题)
|
2014年
|
T23:圈地运动和工业革命(材料题)
|
【备考策略】
1. 把握主要线索:掌握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发展的主要过程:新航路的开辟(世界市场雏形初现)—殖民扩张(世界市场拓展)—工业革命(世界市场初步形成)—第二次工业革命(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2. 用好几个史观:从文明史观、整体史观、现代化史观和社会史观等不同的视角解读新航路开辟、工业革命、两次工业革命对中国的积极作用与消极影响。
3. 构建知识网络:联系必修1和必修3知识,理解工业革命和英国君主立宪制完善、科技发展与社会政治和思想文化的关系,构建知识网络,掌握阶段特征。
4. 形成解题能力:本讲选择题多为数据材料型选择题。在学习中,要逐步形成和熟悉这类题目的解题方法并固化为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