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忘记密码  账号激活
您的位置:教学资源网 >> 试题 >> 历史试题
高中历史编辑
【南方凤凰台】2015届高考历史总复习二轮提优导学(江苏专用)第二十讲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27_【答案】
下载扣金币方式下载扣金币方式
需消耗0金币 立即下载
0个贡献点 立即下载
0个黄金点 立即下载
VIP下载通道>>>
提示:本自然月内重复下载不再扣除金币
  • 资源类别试题
    资源子类二轮复习
  • 教材版本不限
    所属学科高中历史
  • 适用年级高三年级
    适用地区全国通用
  • 文件大小89 K
    上传用户bingxue
  • 更新时间2015/3/24 15:47:26
    下载统计今日0 总计10
  • 评论(0)发表评论  报错(0)我要报错  收藏
0
0
资源简介
第二十讲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课堂评价
1. (1) 根本:民为国之本;不失时为农之本。(2分)政策:实行休养生息政策。(2分)
(2) 根本出路:去奢省费,轻徭薄赋,选用廉吏。(2分)根本目的:维护封建专制统治。(2分)
(3) 内在关系:唐太宗励精图治,具有很强的自我反省能力,成为古代封建君主的楷模和典范,推动了“贞观之治”局面的出现。(2分)
【解析】本题以唐太宗为切入点考查中外历史人物评说。第(1)问的根本根据材料一“国以人为本”、“凡营衣食,以不失时为本”概括;政策根据材料一“……简静乃可致耳”概括。第(2)问的根本出路根据材料二“……去奢省费,轻徭薄赋,选用廉吏……”概括;根本目的根据历史基础知识可知是维护封建专制统治。第(3)问的内在关系可从太宗的励精图治、自我反省等角度概括,语言要精练,所概括内容要切合题意。
2. (1) 要求:为政以德;以身作则。(2分)理念:德治(或仁治);礼治。(2分)
(2) 标准:能否使公民向善。(1分)因素:塑造公民的习惯;努力懂得立法学。(2分)
(3) 共同点:道德与政治存在内在联系(或道德是政治的前提和基础)。(1分)借鉴价值:治国者应有良好的自身修养;注重公民法律意识的培养。(2分)

【解析】本题通过呈现孔子、亚里士多德对德政问题的言论,旨在考查学生阅读、提炼、理解材料信息并调动和运用知识,正确分析、阐释等学科能力。回答第(1)问前半部分,要抓住材料中的如下信息:“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后半部分根据课本概括即可。回答第(2)问的关键是将材料二读懂,理解材料的主要含义。要注意以下关键信息:立法者心目中的目标是“通过塑造公民的习惯而使他们变好(具有德性)”,而这正是政体好坏的区别,立法者“应当努力懂得立法学”。回答第(3)问前半部分的切入点是两段材料都涉及德和政两方面内容,后半部分要注意审题,注意是“谈谈两人观点对当今政治建设的历史借鉴价值”,由此可知材料一涉及治国者本身,材料二涉及法律方面。

  • 暂时没有相关评论

请先登录网站关闭

  忘记密码  新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