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884年,曾国荃在奏疏中说:“近年以来,日本、印度产茶日旺,售价较轻,西商皆争购洋茶,以致华商连年折阅(注:意思是商品减价销售)……不独商贩受累,即皖南山户园户亦因之交困。”材料反映了当时中国( )
A.农业生产开始出现商品化趋势
B.商品经济高度发展
C.农业经济开始半殖民地化
D.传统农业受到严重冲击
【答案】 D
【解析】 材料表明由于日本、印度等茶叶的竞争,中国生产的茶叶受到冲击,这反映了当时中国传统农业受外国商品冲击日益严重。
2.鸦片战争后,外国商品大量涌入中国,极大地冲击了中国原有的经济结构,其中对中国影响最大的外国商品是( )
A.洋纱和洋布 B.咖啡和可可
C.产于印度的茶叶 D.产于泰国的香米
【答案】 A
【解析】 注意是对“中国原有经济结构”即自给自足式农耕经济的冲击,工业革命后,外国的生产效率飞速提高,尤以棉纺织业为最,而且洋纱冲击了中国耕织结合的旧经济结构并使其日益解体,故选A。
3.以下是中国土特产品出口统计表。对表中信息的正确评述是( )
年份
|
茶(万磅)
|
丝(包)
|
鸦片战争前年平均
|
5 000
|
5 000
|
1845年
|
8 019
|
13 220
|
1851年
|
9 919
|
23 040
|
1853年
|
10 122
|
62 896
|
①中国土特产品出口量持续增长
②中国农产品商品化程度逐步提高
③中国沦为西方列强的原料产地
④自然经济在中国的主导地位已经丧失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答案】 D
【解析】 表中数据体现了中国逐渐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体系的过程,不能体现自然经济主导地位的丧失。事实上,由于中国资本主义发展的相对缓慢,近代中国自然经济一直占据主导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