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9 文化与生活
【易错雷区,步步为赢】
1.2014年8月26日,《现代汉语规范词典》(第3版)新书发布会在北京召开,“微信”“失联”“正能量”“吐槽”“拍砖”“接地气”“细颗粒物”等媒体上高频热词都被收入其中。每一个热词的背后都有一段故事、一个热点、一种生活方式。这说明( )
A.文化的发展与社会实践同步
B.文化的表现形式越来越多样化
C.人们在 实践中不断创造文化并享用文化
D.大众传媒的发展不断丰富着人们的文化生活
2.七夕是我国的传统节日,这个传说中牛郎织女鹊桥相会的日子,如今早已演变成中国的情人节。随着2014年“七夕情人节”的到来,各商家纷纷抢抓节日商机推出各种特色商品、活动招揽顾客,由此催生的“浪漫经济”异常红火。这表明( )
①文化对经济发展具 有推动作用 ②文化生产力的作用越来越突出 ③文化对经济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④文化是经济繁荣和发展的基础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3.2014年5月23日,第四届“北京换书大集”在首都图书馆开集,万余册书刊供市民交换。本届大集延续“分享阅读 交换快乐”的主题,号召市民“盘活”手中藏书,让家中闲置好书好刊“走”起来,与其他市民交换阅读,分享阅读的收获和乐趣。这说明参加健康向上的文化活动( )
①能提高人的审美水平 ②能使人得到精神上的愉悦 ③能丰富人的精神世界 ④能提高人的思想道德素质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4.秋窗日午,小院无人,抱膝独坐,聊嫌枯寂,宜读《庄子》秋水篇;大雪漫天,炉火小坐,人缩如猬,豪气欲销,宜读《水浒传》林冲走雪一篇;冗于琐务,数日不暇,摆脱归来,俗尘满襟,宜读《史记》项羽本纪及游侠列传。这段话主要是想说明( )
A.读书选择可以随时空环境不同而变化
B.读书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
C.读书过程影响人们的实践和文艺创作
D.人们读书必须要有特定环境才能深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