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 年 厦 门 市 高 中 毕 业 班 质 量 检 查
文综历史能力测试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其中第Ⅱ卷第40~42题为选考题,其他题为必考题。
第Ⅰ卷(共144分)
本卷共36小题,每小题4分,共14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3.胡适说:“民间的小儿女,村夫农妇,痴男怨女……都是文学上的新形式与新风格的创造者,这是文学史的通例。”下列作品最符合这一“通例”的是
A.《国风》 B.《离骚》 C.《红楼梦》 D.《狂人日记》
14.汉设刺史(官秩为六百石),其“问事”范围包括“强宗豪右田宅逾制,以强凌弱……二千石违公下比(勾结),阿附豪强,通行货赂,割损政令”。由此可见该制度
①意图解决土地兼并问题 ②主要目的在于加强中央集权
③具有“以卑监尊”的特点 ④基本消除了官场腐败现象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5.据《新全球史》记载,早在12世纪福建就进口稻米,而专门种植荔枝、柑橘及甘蔗高价销往北方,尽管政府要求福建人种植稻米以减少对进口稻米的依赖,却收效甚微。这一现象突出反映当地
A.农业经济结构较合理 B.农业生产受市场主导
C.不适宜种植粮食作物 D.政府放弃重农抑商政策
16.清代学者吴定说:“道学之名,不见于经。自《宋史》创立道学之传,以尊濂、洛、关、闽诸贤,一时从其游者,罔非沐仁浴义,暗然为心性之谋,何其盛也。”由此可见宋元之际
A.道教形成众多流派 B.道家与儒家思想交锋激烈
C.理学成为儒学正统 D.儒学经典开始成为科考内容
17.1859年,洪仁玕提出由私人集资筹建“书信馆”,并用火车运送邮件,“以通各色家信”。这反映了
A.太平天国大力推行近代化 B.洋务派试图发展近代邮政
C.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兴起 D.先进中国人主张学习西方
18.“或入園中,拖出袁来还我國;余立道上,不堪回首望前途。”与该对联创作直接相关的背景是
A.武昌起义中华民国诞生 B.清帝退位王朝统治结束
C.帝制复辟共和政体遭破坏 D.国共合作国民大革命兴起
19.某研究性学习小组根据表1信息所得出的结论中,错误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