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一、选择题
1.(2014·江西南昌模拟)一位学者说,中国与苏联工业化道路的相似性不是偶然的,这主要是由于两国在建国初期某种相似性决定的。这种“相似性”主要表现在( )
A.都是社会主义国家
B.都处在帝国主义包围之中
C.经济形势都是异常严峻
D.都属于社会主义阵营
2.(2014·河北石家庄模拟)邓子恢说,新民主主义革命已经结束,已经成功;……已经开始走向社会主义,但又还没有达到。这就是( )
A.农业合作化时期 B.人民公社化运动时期
C.过渡时期 D.“文化大革命”时期
3.(2014·开封模拟)1956年2月,应邀参加全国政协二届二次会议的上海永安公司董事长兼经理崔琳爽在大会上表示:“企业向国营商业看齐,个人向工人阶级转化。”这表明( )
A.工商业改造成为必然趋势
B.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
C.过渡时期总路线得以实现
D.社会主义思想深入人心
4.(2014·安徽示范高中联考)阅读下表,分析引起1957年国民收入比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1952年与1957年国民收入比重变化表
年份
|
国营
经济
|
合作社
经济
|
公私合
营经济
|
个体
经济
|
资本主
义经济
|
1952
|
19%
|
1.5%
|
0.7%
|
72%
|
7%
|
1957
|
33%
|
56%
|
8%
|
3%
|
1%以下
|
A.新中国的成立 B.优先发展重工业
C.苏联的支援 D.三大改造基本完成
5.有历史学家评论说:“从经济增长的角度来衡量,1953-1957年是一个令人吃惊的成功。国民收入年平均增长率为89%,农业和工业产量的增长每年约为38%和187%。”这从根本上取决于( )
A.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B.指令性经济计划的实施
C.国家宏观调控的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