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忘记密码  账号激活
您的位置:教学资源网 >> 学案 >> 政治学案
高中政治编辑
江苏省新沂市第二中学2015届高三政治二轮复习学案-哲学(第十一课) Word版
下载扣金币方式下载扣金币方式
需消耗0金币 立即下载
0个贡献点 立即下载
0个黄金点 立即下载
VIP下载通道>>>
提示:本自然月内重复下载不再扣除金币
  • 资源类别学案
    资源子类复习学案
  • 教材版本人教版(现行教材)
    所属学科高中政治
  • 适用年级高三年级
    适用地区全国通用
  • 文件大小199 K
    上传用户bingxue
  • 更新时间2015/3/16 18:37:08
    下载统计今日0 总计13
  • 评论(0)发表评论  报错(0)我要报错  收藏
0
0
资源简介
第十一课、寻觅社会的真谛
【命题规律及备考导向】
1.本课近年考查的重点主要集中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等知识点上,从题型看,多以选择题为主。
2.2015年备考应注意:
(1)运用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相关知识,分析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必要性。(2)运用社会基本矛盾和基本规律,分析全面深化改革的客观必然性。(3)运用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分析说明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依据。
【考点知识清单】1、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2、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3、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   4、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
5、我国社会主义改革的性质和根本目的
6、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学习重点、难点】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人民群众的历史地位及其作用,群众观点与群众路线;
【学习方法】学讲方式、当堂训练
【学习过程】
考点一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
[情景导引]2013913,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十三次会议上倡议,上海合作组织6个成员国和5个观察员国都位于古丝绸之路沿线。我们有责任把两千多年的丝绸之路精神传承下去,发扬光大,共同为建设和谐地区作出不懈努力。
[自我探究]
1.传承两千多年前的丝绸之路精神表明社会意识具有什么特点?
2.从唯物史观角度说明传承丝绸之路精神对建设和谐地区的作用。
  • 暂时没有相关评论

请先登录网站关闭

  忘记密码  新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