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忘记密码  账号激活
您的位置:教学资源网 >> 学案 >> 政治学案
高中政治编辑
江苏省新沂市第二中学2015届高三政治二轮复习学案-哲学(第六课) Word版
下载扣金币方式下载扣金币方式
需消耗0金币 立即下载
0个贡献点 立即下载
0个黄金点 立即下载
VIP下载通道>>>
提示:本自然月内重复下载不再扣除金币
  • 资源类别学案
    资源子类复习学案
  • 教材版本人教版(现行教材)
    所属学科高中政治
  • 适用年级高三年级
    适用地区全国通用
  • 文件大小279 K
    上传用户bingxue
  • 更新时间2015/3/16 18:35:53
    下载统计今日0 总计12
  • 评论(0)发表评论  报错(0)我要报错  收藏
0
0
资源简介
第六课、求索真理的历程
【命题规律及备考导向】
1.本课在近年来的高考考查中,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和认识的反复性、无限性两个考点上,主要以非选择题的形式出现,其他则主要以选择题形式考查,试题往往结合科技最新成果或名人名言作为背景进行考查。
2.2015年备考要注意:(1)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形成考查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及认识的反复性、无限性。(2)结合改革开放35年来的成就考查实践的观点。(3)结合我国的空间站建设和人类探秘火星的历程考查实践的特点、真理的特性等。
【知识清单】 1、实践的含义和特点           2、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3、真理的含义和真理的客观性、具体性、条件性 4、认识的反复性、无限性、上升性
【学习重点、难点】1、实践是认识的基础;2、认识的反复性、无限性、上升性
【学习方法】学讲方式、探究训练
【学习过程】
考点一 实践
实践的概念
是什么
1.含义:实践是人们                的物质活动。
2.特点:实践具有                                                三个特点。
为什么
为什么说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
(1)实践都是以   为主体、以           为对象的物质性活动。
(2)实践是一种直接现实性活动。它可以把人们头脑中的观念的存在变为现实的存在。
怎么样区分实践的三个基本特点
客观物质性强调实践的基本构成要素(主体、对象和手段)、实践的过程及其结果的客观性;能动性强调实践是人有目的、有意识的活动;社会历史性强调实践是处在一定社会关系中的人的活动,在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上,实践的内容、形式、规模和水平是各不相同的。
[特别提醒] 在题目涉及区分实践的基本特征时,强调制定“计划”“方案“规划”的,一般体现的是实践具有主观能动性;强调历史过程的,一般体现的是实践的历史性;强调“合作”等的,一般体现的是实践的社会性。
[经典例题](2013·山东高考)“梦想是海市蜃楼,还是绿洲,关键取决于你是否停止跋涉的脚步。”与这句话内涵相一致的是(  )
A.“没有革命的理论,就没有革命的行动”    B.“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C.“一步实际行动比一打纲领更重要”        D.“人类的心灵需要理想甚于需要物质”
  • 暂时没有相关评论

请先登录网站关闭

  忘记密码  新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