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位于河西走廊的西端,是丝绸之路上的文化重镇。敦煌藏经洞出土文书多达5万多件,保留有汉文、佉卢文、粟特文、突厥文、吐蕃文、梵文、于阗文、回鹘文、西夏文、叙利亚文、八思巴文等多种民族古文字资料,内容涉及中古社会的各个方面,被誉为中古时期的“百科图书馆”。敦煌文化是世界古代文明的缩影,敦煌文化走向世界,成为传播华夏文明的有效途径。
横贯欧亚大陆的“丝绸之路”因中国丝绸大量输往西方而得名,成为中华民族推动世界文明进程的集中反映。敦煌的得名与丝路交通的开通有关。东汉应劭言:“敦,大也;煌,盛也。”唐人李吉甫亦言:“敦,大也,以其广开西域,故以盛名。”南朝人刘昭称敦煌为“华戎所交一都会”,隋朝人裴矩称敦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