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卷 (练中自悟专题线索,圈定高频考点)
(限时25分钟,满分5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30分)
1.(2014·厦门质检)“耒”是传说中神农发明的农具,人们约定俗成地将“耒”作为与农具有关的字的部首。常见的有“耕”(用犁松土)、“耘”(田地除草)、“耦”(两人或两牛并耕)、“耧”(播种工具)等等。通过这些汉字可以了解古代中国的( )
A.重农抑商政策 B.农业生产技术
C.土地私有制度 D.农业管理方式
2.(2014·重庆市五区调研)唐朝诗人王维在《丁寓田家有赠》一诗中写道:“晨鸡鸣邻里,群动从所务。农夫行饷田,闺妾起缝素。”对其解读错误的是( )
A.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 B.以家庭为生产单位
C.田园生活自然悠闲 D.男女分工明确
3.(2014·盐城三模)《秦律·均工》规定:“新工初工事,一岁半红(功),其后岁赋红(功)与故等。工师善教之,故工一岁而成,新工二岁而成。能先期成学者谒上,上且有以赏之。盈期不成学者,籍书而上内史。”材料说明当时( )
A.手工业官营制度开始形成
B.注重管理手工业者的劳动
C.严格限制手工业生产规模
D.手工技艺的传承不再封闭
4.陆游在《老学庵笔记》中说:“毫州出轻纱,举之若无,裁以为衣,真若烟霞。一州唯两家能织,相与世世为婚姻,惧他人家得其法也。”上述材料表明( )
A.市场需求促进手工业技术的推广
B.家庭手工业技术保守封闭
C.毫州成为当时丝织业的生产中心
D.手工业技术通过家庭传承得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