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2014东北三校二模)甲骨文有以形表意的特征。下图中的“城”字中间的方形小框,表示四周的城墙, 表示城楼,为士兵守护之意;“邦”字下边的“田”字,代指疆域土地,上半部分的象形符号,是标示疆界范围的界标。从这两个字的结构和含义可以看出,中国古代“城邦”的含义或主要功能是 ( )
A.一定区域范围内的统治管理中心
B.具有对外防御能力的军事基地
C.以强化农业生产为主的经济中心
D.土地和军队是国家财富的来源
解析:A 从材料信息看,城是以士兵守护的具有对外防御能力的军事基地,邦是有一定疆域土地的管理组织。据此可知,城邦是一定区域范围内的统治管理中心,故选A项。城邦并非军事基地,排除B项;从材料信息看,设置城邦旨在加强对该区域的控制和治理,而非强化农业生产,排除C项;军队并非国家财富的来源,D项与史实及材料信息均不符。
2.(2014年全国新课标文综Ⅰ,24)中国古代,“天”被尊为最高神。秦汉以后,以“天子”自居的皇帝举行祭天大典,表明自己“承天”而“子民”,官员、百姓则祭拜自己的祖先。这反映了秦汉以后 ( )
A.君主专制缘于宗教权威
B.政治统治借助于人伦秩序
C.皇权至上促成祖先崇拜
D.祭天活动强化了宗法制度
解析:B 皇帝借助与“天”的父子关系,来宣扬自己统治的合理性,官员、百姓借助祖先来宣扬自己在宗族内权威的合法性,都是借助人伦秩序来维护政治统治,B项正确。皇帝的祭天、臣民的祭祖都非宗教活动,A项错误。皇帝以天为“父”,崇拜祖先是臣民的活动,C、D两项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