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4南京一模)有学者认为,“就历史经验论,任何一制度,绝不能有利而无弊。任何一制度,亦绝不能历久而不变。历史上一切以往制度俱如是。”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秦兼天下,建皇帝之号,立百官之职。汉因循而不革,明简易,随时宜也。其后颇有所改。
——班固《汉书》卷一九《百官公卿表》
材料二 郡县之制,垂二千年而弗能改矣,合古今上下皆安之,势之所趋……则分之为郡,分之为县,俾才可长民者皆居民上,以尽其才,而治民之纪,亦何为而非天下之公乎?故秦、汉以降,‘天子孤立无辅’,祚不永于商、周……郡县者,非天子之利也,国祚所以不长也;而为天下计,则害不如封建之滋也多矣。
——王夫之《读通鉴论·卷一》
材料三 “光荣革命”以后的这套政治制度在英国叫做“旧制度”。……根据这种制度,少数贵族掌管政权,他们通过议会分享权力,议会复杂的程序是他们相互制约的工具。这种制度能够保证工业革命顺利发生,但是当工业革命发生后,它又成为陈旧的制度,必然被工业化社会所淘汰。
——钱乘旦《第一个工业化社会》
材料四 政治制度是现实的,每一制度,必须针对现实,时时刻刻求其能变动适应。任何制度,断无二三十年而不变的,更无二三百年而不变的。但无论如何变,一项制度背后的本原精神所在,即此制度之用意的主要处则仍可不变,于是每一项制度,便可循其正常轨道而发展。此即是此一项制度之自然生长。
——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请回答:
综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以中英两国为例论述材料四中的政治制度的本原精神和发展创新这一观点。(要求:层次分明;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行文流畅;250字左右)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中英政治制度的论证阐述能力。“论证”首先应该亮出观点政治制度的本原精神是指政治制度创立的核心观念,政治制度的发展创新指政治制度因时而变。然后分别列举秦朝和英国的史实,分析中国古代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和英国的君主立宪制,抓住它们的本质区别,前者代表东方的专制制度,后者代表西方近代民主制度。
答案:观点:政治制度的本原精神是指政治制度创立的核心观念,政治制度的发展创新指政治制度因时而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