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2014年福建文综,23)如果要给如图设置一个主题,准确的是 ( )
A.北约与华约的对峙
B.从欧共体到欧盟
C.马歇尔计划与二战后欧洲格局
D.布雷顿森林体系蓝图的构建
解析:C 本题考查马歇尔计划的影响。图片的有效信息是美国(美元)与苏联的对峙、让西欧重新强壮起来,由此判断C项正确。图片突出运用经济手段与苏联对抗,而非军事手段,A项错误。图片强调了美元使西欧“重新强壮”,也就是当时西欧经济尚未复兴,且B项中欧洲的一体化进程极力摆脱美国的控制,显然B项错误。图片的着眼点在欧洲,不具有全球性,D项错误。
2.有学者指出:“在二战后的格局下,虽然西方仍时时存在颠覆苏联之心,但巴黎和会时的那种明目张胆的武装干涉却没有再现。”这说明战后新格局 ( )
A.主要体现苏联等国家的意志
B.便利于东西间的和平共处
C.有效维护了东方国家的利益
D.一定程度上维护了世界和平
解析:D 二战后的格局是美苏对峙格局,由于美苏势均力敌,一定程度上维护了世界和平,故“巴黎和会时的那种明目张胆的武装干涉却没有再现”,故D项正确;战后初期世界格局是美苏两极对峙,故A、C两项不正确;美苏两极对峙造成国际形势时而紧张,故B项不正确。
3.(2014武汉调研)下列史实主要反映了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期 ( )
时间
|
大事
|
1959年
|
赫鲁晓夫访问美国
|
1961年
|
柏林墙的建立
|
1962年
|
古巴导弹危机
|
A.苏联力图维护二战中取得的外交成果
B.美国放弃了对苏遏制战略
C.美苏关系缓和与对抗交替
D.美苏处于全面冷战与局部热战之中
解析:C 赫鲁晓夫访问美国反映了美苏双方关系的缓和,柏林墙的建立和古巴导弹危机体现了美苏双方对抗的加剧,B项说法错误,A、D两项材料中没有反映,故答案应为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