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忘记密码  账号激活
您的位置:教学资源网 >> 试题 >> 历史试题
高中历史编辑
2015届高三历史二轮复习- 二战后世界的发展演变-两种社会制度的共存与竞争随堂演练
下载扣金币方式下载扣金币方式
需消耗0金币 立即下载
0个贡献点 立即下载
0个黄金点 立即下载
VIP下载通道>>>
提示:本自然月内重复下载不再扣除金币
  • 资源类别试题
    资源子类二轮复习
  • 教材版本不限
    所属学科高中历史
  • 适用年级高三年级
    适用地区全国通用
  • 文件大小93 K
    上传用户bingxue
  • 更新时间2015/3/6 8:41:42
    下载统计今日0 总计10
  • 评论(0)发表评论  报错(0)我要报错  收藏
0
0
资源简介
一、选择题
1.美国前总统杜鲁门把他发动的冷战标榜为“对共产主义暴君扩张浪潮的回答”。杜鲁门认为冷战的根源是                                                        (  )
A.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种意识形态的对立
B.苏联保障国家安全与美国称霸全球的碰撞
C.二战后实力大大膨胀的美国试图控制苏联
D.共同敌人法西斯被打败失去战时同盟的基础
解析:A 题目的问题是“杜鲁门认为‘冷战’的根源”,因而要从杜鲁门的角度出发;“对共产主义暴君扩张浪潮的回答”,突出的是“共产主义”,是意识形态方面的矛盾,因而A项正确;而B项是美国对苏联发动冷战的真正根源,但不符合题干中“杜鲁门认为”的立场限制,故B项不正确;材料中杜鲁门强调美国发动冷战是迫于共产主义扩张的反应,而非控制苏联,排除C项。D项不是冷战的根源且无材料支撑。
2.(2014西安五校二模)哈佛大学教授弗格森将1989年11月9日柏林墙的坍塌视为“世界经济的转折点”。其主要依据是                                             (  )
A.不诉诸武力的冷战方式保障了经济的安全
B.德国的再次统一推动了世界经济的发展
C.冷战秩序的瓦解阻碍了经济全球化的进程
D.冷战秩序的瓦解加速了经济全球化的进程
解析:D “1989年11月9日柏林墙的坍塌”意味着冷战秩序的瓦解,推动了经济全球化进程,成为“世界经济的转折点”。强调了其对世界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故D项符合题意,A、C两项的表述与题意相悖。B项曲解了材料含义。
3.有学者说:“布雷顿森林体系虽为美元霸权提供了国际制度的平台,但美元霸权地位的真正起步却缘于冷战开始之际的马歇尔计划。”据此可知,该学者认为马歇尔计划(  )
A.是冷战开始的标志
B.是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组成部分
C.促进了西欧经济的复苏
D.加强了美国对西欧的经济控制
解析:D 材料强调的是美元的霸权地位,既是霸权,必是能控制其他国家,故D项正确;冷战开始的标志是杜鲁门主义,故A项错误;马歇尔计划是援助西欧的计划,布雷顿森林体系是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的货币金融体系,马歇尔计划不是其组成部分,故B项错误;C项表述本身没错,但不能说明马歇尔计划与美元霸权的关系,故不选。
  • 暂时没有相关评论

请先登录网站关闭

  忘记密码  新用户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