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讲座训练(十四)
一、选择题
1.(2014·锦州质检)1858年,中英《天津条约》规定:“嗣后各式公文,无论京外,内叙大英国官民,自不得提书‘夷’字。”这表明当时的中国( )
A.已经形成平等的外交观念
B.“天朝上国”规制受到冲击
C.对西方列强产生崇拜心理
D.受到西方文化的广泛影响
【解析】 据材料“中英《天津条约》规定”和“自不得提书‘夷’字”可知中国被迫改变对大英国官民称谓,“天朝上国”规制受到冲击,故B项正确;材料不能说明已经形成平等的外交观念,且与史实不相符合,故A项错误;材料无法体现对西方产生崇拜心理,故C项错误;材料无法体现受到西方文化的广泛影响,且与史实不相符合,故D项错误。
【答案】 B
2.梁启超曾评论:“吾国四千年大梦之唤醒,实自甲午战败割台湾、偿二百兆始。”在此,梁启超认为甲午中日战争是( )
A.中国人睁眼看世界的开始
B.现代国家与传统国家的对决
C.洋务运动发展的重要转折
D.中国人民群体意识形成的开始
【解析】 据材料“吾国四千年大梦之唤醒”可说明中国人民在甲午中日战争战败后,开始觉醒,形成了反抗外国侵略者的群体意识,故D项正确;林则徐被誉为中国近代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故A项错误;现代国家与传统国家的对决不符合材料主旨,是对材料的表层解读,故B项错误;甲午中日战争中,北洋海军在威海卫军港全军覆没,标志洋务运动的失败,材料并未涉及该信息,故C项错误。
【答案】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