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4·淮北二模)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宋太祖时,遇某官出缺,他叫宰相赵普拟名,赵普拟后交给太祖,恰好这人是太祖平时最讨厌的,他愤然说:“这人怎好用。”就把这名纸撕了,掷在地。赵普不作声,把地上废纸捡起来藏了。过一两天,太祖又要赵普拟,赵普早把前日捡起的破纸用浆糊黏贴了携带身边,即又把这纸送上。太祖诧问:“如何还是此人。”赵普答道,据某意见,暂时更无别人合适。太祖也悟了,点头说:“既如此,便照你意见用吧!”
——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材料二 政治制度是根本性的制度。“一个民族最重要的创造是政治制度,经济、文化、国民性都由之决定。”工业革命为什么首先在英国发生?其根本的因素是:“‘光荣革命’后英国建立了一个合适的政治制度,这个制度保证社会有宽松、平和的环境,让人们追求个人的目标,最大程度地发挥创造能力。”所以,英国领先世界的最大优势不是海外贸易,不是科学,也不是地理位置,而是宪政。
——钱乘旦《英国式道路》
材料三 1949年,毛泽东用同心圆、原子或者洋葱做比喻,给权力的构成下了定义。圆的核心是由工人阶级组成,通过代表它的党行使领导权。紧靠核心的是农民,他们构成了无产阶级最可靠的同盟军。接着是小资产阶级,他们主要是追随者……
——[美]费正清《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材料四 政治制度是现实的,每一制度,必须针对现实,时时刻刻求其能变动适应。任何制度,断无二三十年而不变的,更无二三百年而不变的。但无论如何变,一项制度背后的本源精神所在,即此制度之用意的主要处仍可不变,于是每一制度,便可循其正常轨道而发展。此即是此一项制度之自然生长。
——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1)根据材料一,概括宋代君相关系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是否符合当时的真实情况。
(2)如何理解“英国领先世界的最大优势不是海外贸易,不是科学,也不是地理位置,而是宪政”?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近代英国政治体制的权力制衡关系。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为推动民主政治的发展所做的努力。综合上述三则材料对材料四的观点进行解读。
【解析】 第(1)问的第一小问据材料一信息可以概括出特点;第二小问要意识到这种情况是符合史实的;第三小问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第(2)问的第一小问重点要突出英国先进的政治制度对于英国社会发展的重要性;第二小问要注意强调英国政治制度内部的各因素之间的制衡作用,而英国政治制度内部的因素,无非就是女王、首相、内阁、下院、两党制、选民,所以重点强调他们之间的制衡作用。第(3)问的第一小问回答新中国成立初的三大制度及基层制度;第二小问的要注意抓住材料四的主旨,即一个国家的政治制度要随着时代形势的发展而调整创新。
【答案】 (1)特点:相权对皇权有制约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