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单元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
K1我们的中华文化
【【原创精品解析】政治卷·2015届福建省泉州五校高三联考(201501)】15、2014年6月18日,李克强总理面向英国智库发表演讲时说,包容是人类进步的标志。西方文明虽然源头不同,但彼此都懂得和谐相处、包容互鉴的珍贵。从文化发展的角度,之所以说包容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标志,是因为
①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它所特有的包容性
②包容是发展本民族文化和实现世界文化繁荣的需要
③包容是文化创新的基本要求和根本途径
④文化多样性是文化创新的重要基础,包容是文化创新的要求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知识点】 K1本题考查中华文化的包容性。
【答案】B 解析: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它所特有的包容性,①本身正确,但不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标志,因此不选①;②正确且符合题意;立足于社会实践是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据此可判断出③错误;立足于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基本要求,也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文化创新既是一个“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改造传统文化的过程;又是一个“推陈出新,革故鼎新”创造新文化,发展选进文化的过程文化创新要面向世界、博采众长,需要不同民族文化的交流、借鉴与融合。文化创新要坚持正确方向,克服错误倾向。要把握好当代文化与传统文化、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把握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需要包容,因此包容是文化创新的要求,据此可选出④;故本题答案应选B。
【思路点拨】解答本题可用排误法。
【【原创精品解析】政治卷·2015届湖南省衡阳市八中高三上学期第六次月考(201501)】39、(28分)材料 2014年7月13日,原创文化节目《中国汉字听写大会》第二届登陆中央电视台一套节目黄金档。第二季节目升级了考题难度,增加了大量古人常用而现代人较少使用的冷僻字。很多人认为,这样的节目应该限于常用易错字的矫正。
但在《中国汉字听写大会》总导演关正文看来,片面强调常用易错字,对相对冷僻的字词简单地加以排斥,反映了当下母语价值观存在的缺失。而《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将向这种母语价值观发起挑战。关正文说,今年决赛考题的难度再次升级,节目的口号也变成了“让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活起来”。
关正文说:“现在大家都讲核心价值观,这个价值观不是今天才有的,它的重要来源是中华民族几千年的传承,它的内容记载在历代经典古籍之中。不认识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我们就无法亲近经典,就谈不上核心价值观的传承与建树。”
(1)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相关知识,结合材料说明树立“让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活起来”这一母语价值观的正确性。(12分)
(2)结合材料分析“让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活起来”的文化价值。(12分)
(3)结合材料,就如何树立“让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活起来”这一母语价值观提一点建议。不超过15个字。(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