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课 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
学习目标 1.积累“遗”“诸”“为”“间”等词语的用法。2.理清贯穿全文的情感逻辑和思想逻辑。3.深入认识作者的哀痛。
卜算子
苏 轼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赏析 这首词是以孤鸿自喻寄托感慨之作。全词写景兴怀。人鸿互喻,物我交融,笔冷意苦,寓意幽深,超旷孤逸,颇见人格。
一、作者简介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人。自幼便立有报国大志。宋仁宗嘉祐二年进士。因不赞同王安石的变法主张,先后通判杭州,历知密州、徐州和湖州。在地方任上体恤民情,修堤救灾,广为民众所拥戴。苏轼最大的成功是在文学方面,是北宋最杰出的文学家,他的散文如行云流水,汪洋恣肆。
二、背景简介
文与可,北宋著名湖州派画家之一,最擅长画墨竹,既是苏轼的好友,又是其中表兄弟。熙宁八年(1075)文与可任洋州知州,筑亭筼筜谷上,游乐谷中。曾画一幅水墨偃竹画赠苏轼。苏轼向文与可学画竹,同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