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题组一 古典经济学
1.(2014·海南高考)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亚当·斯密认为,分工起因于交换能力。因此,分工程度总要受交换能力大小的限制,即要受市场大小的限制。如果市场过小,就不能鼓励人们专门从事一种工作。
运用经济学常识,评析斯密上述有关分工与交换关系的观点。
答案 斯密的观点具有一定合理性,他认识到市场规模对分工的制约,即市场规模越大,市场作用发挥得越充分,就越有利于分工的发展;反之则会制约分工的发展。但他颠倒了分工与交换之间的决定和被决定关系。根据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应是分工决定交换,而不是交换决定分工。
2.中国的出口前景不容乐观。一方面,在劳动密集型消费类产品市场上,中国制造的商品约占60%~70%的国际市场份额,这一优势主要依赖于劳动力成本低廉。现在,一些劳动力成本更低的发展中国家的产品进入国际市场,中国的部分国际市场份额被挤占。另一方面,中国的中高技术产品出口不断增加,对发达工业国形成竞争压力,发达工业国则开始采取越来越严厉的贸易保护主义政策。
根据材料,运用斯密和李嘉图的对外贸易成本学说,对中国如何发展出口贸易谈谈看法。
答案 斯密认为,一国生产在成本上具有绝对优势的商品,通过对外贸易换回他国商品,在投入不变的情况下,贸易参与国均可从中获得好处。依据这一学说,中国仍然要坚持生产并出口那些具有绝对优势的劳动密集型产品。李嘉图认为,各国只要生产成本相对低的商品,然后通过对外贸易换回他国商品,就可从中获得好处。依据这一学说,中国就要坚持生产并出口具有比较优势的中高端产品。发展国际贸易,还要从中国的实际出发,统筹兼顾,不断创造新优势。
解析 本题考查斯密和李嘉图的对外贸易成本学说。材料给我们两个信息,一是中国劳动力成本低廉的优势受到挑战,致使部分劳动密集型消费类产品的部分国际市场份额被挤占。根据斯密的对外贸易成本学说,一国生产在成本上占绝对优势的商品,在投入不变的情况下,通过对外贸易可以使参与国从中获得好处,所以我国仍要坚持生产并出口具有绝对优势的劳动密集型产品。二是中国的中高技术产品出口不断增加,对发达工业国形成竞争压力,一些发达工业国开始采取越来越严厉的贸易保护主义政策。根据李嘉图的对外贸易成本学说,各国只要生产成本相对低的产品,通过对外贸易可以从中得到好处,这就启示我们生产并出口具有比较优势的中高端产品。同时要从实际出发,不断创造新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