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诗人名片
王勃(650或649~676),字子安,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唐代诗人,“初唐四杰”之首。王勃才华早露,未成年即被司刑太常伯刘祥道赞为神童,向朝廷表荐,对策高第,授朝散郎。乾封初(666)被沛王李贤征为王府侍读,两年后因戏为《檄英王鸡》文,被高宗怒逐出府。随即出游巴蜀。咸亨三年(672)补虢州参军,因擅杀官奴当诛,遇赦除名。其父亦被连累,贬为交趾(今越南河内)令。上元二年(675)秋,王勃南下探亲,渡海溺水,惊悸而死。
王勃在文学上崇尚实用,当时文坛盛行以上官仪为代表的诗风,“争构纤微,竞为雕刻”,“气骨都尽,刚健不闻”,王勃“思革其弊,用光志业”(杨炯《王勃集序》)。王勃的诗主要描写个人生活,也有少数抒发政治抱负、表达不满之作,风格较为清新。他所作的诗清新流畅,质朴自然,是新旧诗风过渡的标志。
二、诗词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