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4·重庆重点中学联考)某二倍体生物(染色体数为2N)染色体上的DNA用3H充分标记,置于不含3H的培养基中培养,其有丝分裂过程中细胞局部结构变化过程如图所示,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图A中DNA复制的酶一定是从1运进的,与3直接相连的膜性细胞器是内质网
B.图B中DNA数∶染色单体数∶染色体数∶同源染色体对数=4∶4∶2∶1
C.图C表示细胞处于有丝分裂的末期,其判断依据是核膜重新构建
D.经过连续两次细胞有丝分裂,子细胞含3H的染色体数一定为N
解析:选D。根据题意,图示为某二倍体生物有丝分裂过程中细胞局部结构变化过程。A为细胞核,1为核孔,2和3分别为核膜的内膜和外膜,DNA复制需要的解旋酶和DNA聚合酶是由细胞质中的核糖体合成的,并通过1核孔运入细胞核参与DNA的复制。内质网内连3核膜、外连细胞膜,是细胞内膜面积最大的细胞器,A项正确;B中核膜逐渐解体,出现4染色体,应该为有丝分裂前期,此时细胞经过间期复制,染色体数目、同源染色体数目不变,分别为2N条、N对,而DNA数目由于复制加倍,由2N→4N,染色单体数也从0→4N,所以细胞中DNA数∶染色单体数∶染色体数∶同源染色体对数=4∶4∶2∶1,B项正确;图C中核膜小泡逐渐融合变成核膜,且染色体逐渐解旋变细为染色质,故该图表示有丝分裂末期,C项正确;DNA分子的复制是半保留复制,复制后,每个DNA分子中有一条链含3H 。则第一次有丝分裂后所形成的子细胞中,含3H的染色体数均为2N,但每条染色体的DNA分子的两条链均为杂合的(3H1H);继续在无放射性的培养基中培养时,由于DNA的半保留复制,每条染色体的一条染色单体上DNA分子的两条链为杂合的(3H1H),另一条染色单体上DNA分子的两条链为纯合的(1H1H),即一半染色单体含放射性,但有丝分裂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成为子染色体后,子染色体的分离具有随机性,因此,含3H的染色体进入同一个子细胞的数量为0~2N,D项错误。
2.根据示意图做出的判断不正确的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