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有学者认为:作为一种上千年的文化存在,科举显然有其客观的历史合理性,否则我们就无法解释其存在的持久性。与之前的选官制度相比,科举制度最大的“合理性”应是
A. 封建政府人才选拔工作制度化 B.贵族垄断官场局面开始被打破
C.底层知识分子社会流动均等化 D.积极向上的社会心理得以塑造
2.伯利克里当政时期,对在公民大会上发言的人的资格做出了严格的规定,任何殴打父母的人、不赡养父母的人、未按指令服兵役和从战场脱逃的人、挥霍通过继承获得的财产的人都没有资格在公民大会上发言。这主要反映出
A.雅典的民主存在虚伪性 B.民主与道德要求的统一
C.家庭是雅典民主的基础 D.财产是享有民主的前提
3.《十二铜表法》第六表第五条规定:物品之转让,通过有五个证人及一个司秤人在场时缔结契约的方式,并通过在出庭辩论时于最高审判官前对该物品所有权之否认的方式。这一规定反映出《十二铜表法》
A.严控被统治阶级的转让行为 B.在法律行为中强调程序合法
C.重视商品经济中的道德因素 D.宣扬民主制度对公民的意义
4.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最高法院和下级法院的法官如行为端正,得继续任职,并应在规定的时间得到服务报酬,此项报酬在他们继续任职期间不得减少。这一规定
A.体现了联邦政府的高度集权性 B.暴露了宪法表面民主实则专制的虚伪性
C.维护了司法机关所必需的独立性 D.满足了统治者维护本阶级利益的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