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考纲解读】
1.了解电解质的概念,了解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的概念。
2.了解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以及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
3.了解离子反应的概念、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
4.能正确书写离子方程式,判断离子是否可以共存。
【重点知识梳理】
一、电解质
1.对电解质和非电解质定义的理解,应注意如下几点:
(1)电解质与非电解质都属于化合物,单质、混合物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例如NaCl溶液能导电,但不能说NaCl溶液是电解质,因为溶液是混合物;同样地,铝、铜等单质虽能导电,但也不是电解质。
(2)电解质溶液导电不是电解质溶液电离的原因。恰恰相反,正因为电解质在水溶液中发生电离,溶液才能导电。例如NaCl固体并不导电,但其水溶液导电。
注意:电解质导电的前提条件是发生电离,电解质不一定导电,导电的物质也不一定是电解质。
(3)电解质与非电解质之间没有严格的界限。经典电离理论是建立在水溶液基础之上的。电解质在水分子作用下电离。水分子之间的作用也能部分电离,这叫做水的自电离(许多共价化合物分子能发生自电离)。因此水是最弱的电解质,是电解质与非电解质的分界线。当某化合物溶于水后离解出的离子数目(应该是浓度)远远大于水离解出的离子数目时,溶液的导电性明显强于水。这种化合物就是电解质,反之就是非电解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