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届高考政治二轮复习能力专练(十九)(人教通用)
引文类选择题一般是以名人名言、成语、俗语、经典著作中的著名论断以及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重要讲话等为素材,要求学生分析其中蕴含的经济、政治、文化以及哲学道理。引文类选择题主要有三种形式,第一种是以引文为题干,题肢为基本理论知识;第二种是题干规定了基本理论知识,题肢为成语、俗语等引文;第三种是题干和题肢都是名言、成语和俗语等引文,要求学生找出与题干包含的道理相同或不同的题肢。
|
一、透视主旨法
方法指导:适用这种方法的引文型选择题一般是以引文为题干,题肢为基本理论知识。解答时,需提炼引文的中心意思,并分析各个题肢,选出相符合的题肢。
|
1.(2014·四川高考)《楚辞》有“朕幼清以廉洁兮”之语,东汉王逸有“不受曰廉,不污曰洁”之释,《现代汉语词典》把廉洁解释为“不损公肥私;不贪污”,当代共产党人正践行“为民务实清廉”的新要求。这表明廉洁文化( )
①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集中体现 ②具有相对稳定性和继承性 ③对政治经济的发展有反作用 ④具有社会历史性和生命力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 D
解析 本题考查传统文化的特点。材料体现了廉洁文化自古至今一直存在着,其内涵随着时代的发展日益丰富,这体现了廉洁文化的相对稳定性和社会历史性,也体现了优秀传统文化具有很强的生命力,②④正确。廉洁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但不是集中体现,①错误;材料中没有提到廉洁文化对经济、政治的反作用,③不符合题意。
2.(2014·浙江高考)古语云:善不积不足以成名,恶不积不足以灭身。这句话蕴涵的道理有( )
①善与恶相互对立 ②善与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③成名、灭身各有相应的量变前提 ④善、恶的积累必导致相应的质变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答案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