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
一、选择题
1. [2014·江西省高三新课程适应性考试]1937年8月20日,蒋介石签令颁发国军作战指导计划,其“方略”第二条为“国军部队之运用,以达成 持久战 为作战指导之基本主旨,各战区应本此主旨,酌定攻守计划,以完成其任务”。下面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
A. 依然延续了此前对日妥协的做法
B. 国民政府军事安排重心仍在剿共
C. 反映了南京国民政府畏敌恐战心态
D. 体现国民政府实行积极的抗战路线
解析:从材料时间信息可知为抗战战略防御阶段,此时国民政府与中共合作是积极抗战的,而不是妥协、畏敌,剿共也不再是重点了。
答案:D
2. [2014·广东省惠州市高三第一次调研考试]彭德怀曾含泪写下《左权同志碑志》:“……迨乎七七事变,倭寇侵凌。我军奋起抗敌,作战几遍中原。同志膺我军副参谋长之重责,五年一日,建树实多。不幸一九四二年五月二十五日,清漳河战役,率偏师与十倍之倭贼斗,遽以英勇殉国闻。得年仅三十有六。壮志未成,遗恨太行……”不能从中提取的有效信息是( )
A. 左权在抗日战争中英勇牺牲
B. 八路军坚持敌后抗战
C. 日军疯狂进攻敌后抗日根据地
D. 国共两党对左权牺牲同哀
解析:A项可从《左权同志碑志》与“遽以英勇殉国闻”中体现;B项可从“作战几遍中原、清漳河战役”中体现;C项可从“不幸一九四二年五月二十五日,清漳河战役,率偏师与十倍之倭贼斗”中体现;由“彭德怀曾含泪写下《左权同志碑志》”中说明共产党对左权牺牲哀悼,不能说明国共两党对左权牺牲同哀,因此,A、B、C三项不符合题意,D项正确。
答案: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