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历史寒假作业(四)
① 选择题,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
1.中国古代中枢权力体系的变化,突出了相权与皇权的争夺,以相权的削弱展现了古代中国专制皇权不断加强的趋势。黄宗羲曾经有这样的言论:“有明之无善治,自高皇帝(明太祖)罢丞相始也。”其含义是指宰相制度下( )
A.容易形成极端专制 B.对皇权有一定制约作用
C.不易产生明君贤臣 D.政治腐败现象更加严重
2.易中天在《帝国的终结》中说秦始皇称帝是“一场革命”,“始皇帝”为“新制度的第一人”。“新制度”最突出的特点是
A.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B.书同文,人同伦
C.官员直接由皇帝任免 D.皇权至高无上
3.古罗马的《十二铜表法》中规定,各种民事诉讼,即使是再小的事由,也由法庭处理;债务人如在规定的期限还不出债款,债权人可以将其出卖为奴或杀掉;死者的丧衣以三件为限,出丧时妇女不得无节制地嚎哭。上述这些规定说明当时在罗马
A.平民反对贵族的斗争取得重大胜利 B.社会生活中的伦理道德色彩浓郁
C.罗马人热衷于通过诉讼获取利益 D.人们的日常生活由法律规范和调整
4.德皇威廉二世(1888——1918年在位)在统治了德国20年之后,曾骄傲地声称,他从没有读过宪法,也不了解宪法,“把德意志帝国锤炼出来的是士兵和军队,而不是议会决议”。这主要表明( )
A.德皇享有至高无上的特权 B.德国的代议制具有浓厚的军国主义色彩
C.德意志议会不享有决策权 D.德国君主立宪制是一种不成熟的代议制
5.民主化、法律化、制度化等成为被现代社会普遍接受的政治原则,最早起步于
A、英国 B、法国 C、美国 D、德国
6.俄国二月革命与十月革命的根本不同是( )
A、领导者不同 B、客观条件不同
C、主力军不同 D、革命性质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