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忘记密码  账号激活
您的位置:教学资源网 >> 试题 >> 历史试题
高中历史编辑
2015届高三历史总复习章节测试:13-24先秦儒家思想的形成及汉代“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人教版)
下载扣金币方式下载扣金币方式
需消耗0金币 立即下载
0个贡献点 立即下载
0个黄金点 立即下载
VIP下载通道>>>
提示:本自然月内重复下载不再扣除金币
  • 资源类别试题
    资源子类二轮复习
  • 教材版本新人教版(现行教材)
    所属学科高中历史
  • 适用年级高三年级
    适用地区全国通用
  • 文件大小126 K
    上传用户bingxue
  • 更新时间2015/1/26 16:29:10
    下载统计今日0 总计13
  • 评论(0)发表评论  报错(0)我要报错  收藏
0
0
资源简介
13-24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2013·浙江五校联考)孔子说:“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这里孔子强调的是(  )
A.以刑罚威慑民众,使其不犯罪
B.以道德引导民众,以礼规范民众
C.统治者应尊礼爱民,为政以德
D.以社会规范和刑罚约束民众行为
【解析】 “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是指“以道德引导民众,以礼规范民众”。故B项正确。A、C、D三项均无法体现,可排除。
【答案】 B
2.(2013·德州校际联考)“不知壹天下建国家之权称(礼法),上(尚)功用,大(重视)俭约,而僈差等(忽视等级差别)。”这句话应是战国时期哪两个学派之间的争鸣(  )
A.儒家、道家        B.儒家、墨家
C.法家、墨家              D.墨家、道家
【解析】 材料反对一味重视节俭而轻僈等级差别,甚至不允许个体差异和君臣上下差别的存在,不能正确理解礼对于建国家、壹天下的价值所在。材料出现两种观点,重礼,等级差别和兼爱、节俭,应该分别是儒家与墨家的主张。故答案是B。
【答案】 B
3.(2013·温州适应性测试)“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这一观点应当属于(  )
A.儒家                     B.法家
C.道家                     D.墨家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诸子百家思想主张的理解。题干材料大意是:人民饥饿,是因为居上位者收过多的税费;人民难于管理,是因为居上位者太多事了。这段材料体现了道家“无为而治”的思想,故选C。
【答案】 C
  • 暂时没有相关评论

请先登录网站关闭

  忘记密码  新用户注册